记者 陆阳
如果要用一种颜色来形容陈志远,那必定是红色——党旗的颜色。
陈志远是我校历史学院退休教授,他的另一个身份更被人熟知——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之子。
陈志远的父母都是烈士。1933年,母亲徐全直因被叛徒出卖被国民党抓捕,身陷囹圄8个月后殉难,年仅31岁,当时陈志远还不满周岁。由于革命工作需要,他与父亲陈潭秋天各一方,直到父亲牺牲时也未见一面。
陈志远说,自己虽然没有亲耳聆听过父母的教诲,但是他们的品格和理想对自己的影响巨大。“小时候,国民党对共产党员的丑化很厉害,但是我始终不相信:在周围人眼中那样善良正义的父母会是一个坏人。”
解放后,陈志远开始广泛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如《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大众哲学》……正是这些书籍让他对共产党的灵魂愈发了解,在先天热爱的基础上,注入了理性的信仰。
就读半岛电竞官网下载期间,陈志远有一个绰号叫“书报资本家”,党组织照顾他,每月发给他10块钱生活费,一些老同志,如瞿秋白的夫人、王震将军也会给他一些零花钱。那时的10块钱已是一个不小的数目,陈志远说:“我就用这些钱买书订报,孜孜不倦地读。”
对真理的求索让陈志远更加认同党领导事业的伟大正确和前途的光明,更加能够理解为什么父母愿意用一生来践行信念,用生命换取人民的幸福。正是在这个阶段,他立志要从事党史研究。
后来陈志远留校任教,从青年教师到知名教授,再到系党总支书记,他始终保持热诚的态度辛勤耕耘。一方面,他钻研中国政党史,出版了《中国民主党派史铭》等一系列重要论著;另一方面,他关注青少年的成长,愿意把早已融入血液的对党情怀讲述给学生们听。
陈志远说:“大学老师是青年的良师益友,我常结合父亲的经历,让学生们懂得一个道理:青年时人一生最重要的时期,青年人应该把自己的理想和国家的前途结合起来。”
前几年,退休后的陈志远常应邀到大中小学校,向青年人宣讲党史和共产党人的精神,还作为学院的兼职组织员,负责与学生新党员谈心。现在,他已不再答应任何邀约,一是觉得自己年事已高,二是觉得已经不太了解青年人的想法。
但是,足不出户的陈志远并没有与时代脱轨,他在家中订了很多报纸。在他看来,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不断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通过不断学习,时常自省。
他很关注两岸问题,看到报纸上刊发的“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访台”的新闻很欣慰,觉得这是两岸关系向前推进的重要一步。他说,现在自己“对于国民党已没有仇恨可言,只是希望他们回归到两岸一家亲的立场上。”
他认为,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以党和国家的事业为重,一辈子为党分忧。他说:“我对共产党的信仰,这一辈子是不会动摇了”。
如今,81岁的陈志远采取的是一种“与党同步”的纪年方式,他说现在自己最盼望“米寿”的到来,因为那一年正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