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记者 郝静秋
高校是引领、传承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始终秉承“公能”校训,把南开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精心培育根植优秀传统、富含时代精神的南开“公能”文化。
传承“公能”基因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学校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把“公能”校训所表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内涵、新追求,渗透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教书育人实践中,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公能”校训文化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曾以6分钟的时长对我校校训进行了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也纷纷聚焦南开校训,用大篇幅予以报道。
“知中国服务中国”是南开的光荣传统。2012年,学校承担了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的定点帮扶任务,研究制定了《半岛电竞官网下载定点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校县“携手”决心打赢脱贫攻坚战。
广大学生、社团组织纷纷通过各自行动践行“公能”校训。目前,我校已有注册志愿者人数7946名,累计2万多人次为社会提供了超过600万小时的志愿服务,人均服务时间达到200余小时。我校博士生讲师团自2013年以来,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报告60余场,足迹包括基层政府、社区、企业、校园、医院等地,累计听众6000余人。
推进铸魂工程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深化课程综合改革,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主渠道的育人功能,不断完善与之相互促进的第二课堂实践体系,深入挖掘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们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把被动式、注入式的理论灌输转变为启发式、开放式的理论探讨,不断增强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兴趣。
通过加强思政课建设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学校不断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实际效果,一批重要成果受到表彰奖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并成为国家级资源共享课。2016年1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第一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汲取丰富营养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学校大力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建设,连续多年举办荷花节、传统文化节,把讲校史、唱校歌、鸣校钟作为新生入学的必修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营造文化育人氛围中的积极作用,3次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特等奖。
2015年,东方艺术大楼重修竣工,“迦陵学舍”正式启用,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研究和传播进一步加强,南开特色文化得以进一步发扬。学校还形成了包括“五月的鲜花”合唱比赛、“校长杯”系列体育赛事、“南开文化周末”等在内的十余项全校性文化活动品牌。
学校不断加强校友文化建设,健全了覆盖全国所有省份的校友组织,现有地方校友会51个,海外校友会30个。“全球南开校友会长论坛”和“毕业30年校友返校活动”成为品牌项目。2016年12月,学校启动“新百年、新校园、新南开”筹款活动方案及“南开百年讲堂”众筹计划,号召海内外南开人为母校建设添砖加瓦。
加强校史工作 发挥史料育人功能
2015年,学校印发了《半岛电竞官网下载校史工作规划纲要(2015-2019年)》,围绕加强通史著作编纂、深化校史专题研究、推动基层修撰史志、重视校史资源建设、促进编研成果转化5个方面的工作,制定了19项具体措施。目前各项工作已全面启动。
校长龚克主编的《张伯苓全集》(10卷本)在2015年出版,并于2016年荣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九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校史研究分会第五届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
2016年,学校在津南校区举行木斋馆、秀山堂、思源堂复建奠基仪式,标志着南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津南校区得以传承,南开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传统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生命。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开“公能”文化,既承载着百年前南开先贤教育救国的理想和追求,也体现着新世纪南开师生对民族复兴价值引领的理解和认同。在学校面向新百年、实施“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南开人将把传承“公能”校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各自的教学、科研、管理及学习之中,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品格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