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维民
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点在于重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从文件上看,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是从制度结构和制度效力实证层面上研究问题的,主要强调建立健全制度结构体系,形成一个稳定的可预见的制度体系,以提升国家治理的可操作的实际效力。单从实证角度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对它的研究应该也必须上升到理论层面上来,这是理论工作者的责任。从理论上说,任何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都是由这个国家的治理模式所决定的。
我们将国家治理模式定义为在一定领土范围之内,政府、市场与公民个人相互耦合所形成的一种整体性的制度结构模式;其中政府、市场与公民个人,各自都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规则、组织和治理机制构成的制度系统,它们共同维系着一个国家整体的秩序治理,并在此基础上协调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家治理模式的实质在于理解国家治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借助一个经过简单修正的新古典生产函数加以表示:Y=O(G,M,C)F(r,l,k,a…)。在这里,Y表示一国的总产出;F为生产函数,r,l,k,a分别表示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等;G、M、C分别表示政府、市场和公民个人三大制度系统和治理手段,它们综合作用所形成的国家治理秩序O将对经济增长产生类似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他们将共同推动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张,从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对国家治理模式的重构要使之从单一型治理向多元复合型治理、从集权型治理向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治理、从封闭型治理向开放型治理的三重转变,最终使得中国国家治理模式从政府严格排挤市场并深入渗透和控制社会的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迈向政府、市场与公民个人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重构国家治理模式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中国的国家治理模式不是一般的国家治理模式,也不是照抄照搬国外的国家治理模式,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容改革开放时代精神下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这样的国家治理模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诉求。从国家治理来看,政府必然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己任构建制度体系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从社会治理来看,如何处理好国家与市场的关系,特别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为其提供了信念前提;从公民个人治理来看,时至今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要从一个大国变成一个世界经济强国,发展依然是硬道理。在今后的发展中重点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是意识的,从精神层面提升中国国民的综合素质,使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深入到中国文化之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